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外科学”相关记录22510条 . 查询时间(2.842 秒)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硕士生导师段斌炜副教授(图)
北京佑安医院 腹腔镜 微创手术
2025/4/23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在独脚金通过木质素调控吸器形成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图)
植物 器官 结构
2025/4/16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崔松岿团队近期在 Plant Communications 发表研究,揭示了寄生植物独脚金(Striga hermonthica)如何通过木质素(lignin)调控吸器(寄生植物特有的侵染性器官)形成,从而成功完成寄主侵染。研究发现,独脚金能够感知寄主释放的木质素单体,并迅速在根尖沉积木质素,增强吸器的诱导能力,为农业寄生植物防控提供了新的靶点。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肾脏结构发育及稳态维持机制(图)
结构 发育 代谢器官
2025/2/17
肾脏是哺乳动物的重要代谢器官。肾脏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系统共同组成,在血压调节和尿液生成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肾脏结构异常与先天性畸形和慢性肾病相关。目前,肾脏结构形成过程及分子基础尚不清晰。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揭示靶向肝脏细胞衰老可有效缓解酒精性肝病(图)
细胞 临床 移植
2025/2/20
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被称为酒精性肝病(Alcohol-associated liver disease,ALD)。ALD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如不加以控制则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戒酒是控制ALD最有效的方法,但大部分病人即使知道ALD的危害也难以或不愿戒酒。临床上激素类药物是治疗晚期ALD的一线药物,但效果极其有限。肝移植是挽救ALD肝炎和肝硬化患者生命的最后手段,但高...

肾脏是哺乳动物重要的代谢器官,由肾单位和集合管系统共同组成,在血压调节和尿液生成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肾脏结构异常往往与先天性畸形及慢性肾病密切相关。数据显示,先天性肾发育异常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高达1.6‰,但目前对肾脏结构形成过程及其分子基础尚未有完整、系统的解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大脑动态“充电供能”的神经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图)
神经机制 认知 器官
2025/1/15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81930030、82230036)等资助下,浙江大学马欢教授团队在大脑动态“充电供能”的神经可塑性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促进神经活动-线粒体DNA转录偶联改善老年小鼠认知(Boosting neuronal activity-driven mitochondrial DNA transcription improves cognition in age...

国际首例“基因编辑猪——脑死亡患者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手术”获成功(图)
基因 脑死亡 肝移植
2025/4/23
2025年1月9日,澎湃新闻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获悉,该院于2025年1月7日成功实施了国际首例基因编辑猪——脑死亡患者异种原位全肝移植手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领衔肝胆外科及全院十余个学科专家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原位植入到脑死亡患者体内,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因编辑猪肝脏对人体肝脏完全替代。这是继去年开展国际首例基因编辑猪到脑死亡患者异位辅助肝移植后,西京医院在异种肝移植领域取得的又一重...

我国显微神经外科开拓者朱贤立逝世 享年91岁(图)
神经外科 协和医院 显微外科
2025/1/14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发布讣告,我国著名显微神经外科奠基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原主任朱贤立教授,于2024年12月22日凌晨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91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复旦肖雷课题组合作研究揭示神经元抵抗外周炎症诱导焦虑情绪的神经机制(图)
肖雷 神经 器官 免疫
2025/1/10
外周感染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各种炎症反应抵抗病原体入侵。外周炎症也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诱发焦虑和抑郁等精神疾病。外周炎症信号可以通过血脑屏障(BBB)、迷走神经和脑室周围器官(CVOs)进入大脑。其中,BBB和迷走神经已被证明参与调节炎症诱导的焦虑或抑郁,但CVOs的作用尚不为所知。CVOs位于第三和第四脑室周围,缺乏BBB,可分为感觉性和分泌性CVOs。其中,感觉性CVOs包括穹窿下器官(SF...

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发展出环境智能型高产-稳产作物设计育种新策略(图)
环境 智能 育种 器官
2024/12/20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许操团队基于植物生理学经典理论“源库理论”即植物体内光合产物从“源”器官向“库”器官的运输与分配过程,发展出环境智能型高产-稳产作物设计育种新策略(CROCS)。12月14日,相关研究成果以Engineering source–sink relations by prime editing confers heat-stress resilience in toma...

2024年来,由于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已有釆用合成的脑类器官、脊髓类器官和脊髓类组织修复中枢神经的研究报道,但是缺少有关设计合成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类器官/类组织的文献。因此, 本研究遵循组织工程模拟设计理念,采用合成生物技术在含有天然均匀纵向通道的脱细胞视神经(decellularized optic nerve,DON)支架内负载过表达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团队揭示冬眠哺乳动物冷适应机制和在移植器官冷保存中的转化应用(图)
动物 移植器官 应用
2024/12/16
2024年12月4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外科团队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old-induced FOXO1 nuclear transport aids cold survival and tissue storage”的研究论文。